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折射今年经济新动向
看点一:增长目标调低至7.5%
八年来首次调低更重经济增长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7.5%,比上年目标略降0.5个百分点。这是八年来增速目标的首次降低,此举向社会各界发出了鲜明导向信号:中国将把更多注意力转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面临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及外需走弱的压力,政策层面仍有充裕空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水平。过去多年经验证明,实际增速往往超过目标。
“主动调低目标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并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有质量的提升。”
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介绍,年度经济增速目标的设置与五年规划(计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衔接关系。“十五”计划(2001年至2005 年)提出的年度增长目标是7%左右,“十一五”规划(2006年至2010年)提出的目标是7.5%,而“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提出的 目标是7%。
在张平看来,淡化GDP增长目标符合“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为转变发展方式留足空间。“更意味着今后中国经济将转向求质量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也表示,主动放缓经济增速,有利于稳定物价,更为经济转型创造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实际增速往往高于年初的预定目标。在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提出“保八”,实际增速为9.2%;此后,2010年的实际增速为10.4%,2011年的实际增速也达9.2%。
看点二:通胀形势有所好转
CPI控制在4%难度不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政府工作报告: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解读:与去年的目标相比,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保持不变,但比去年实际涨幅低了1.4个百分点。
去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4%,远超年初的4%。不过,专家普遍表示,今年把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难度不大。
国家发改委在解读物价调控目标时指出,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当前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绝大多数产品供应充足,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引发物价过快上涨的短期因素有所减弱。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国际局势和天气情况不出现重大意外,物价形势会比去年好很多,“个人预计CPI涨幅在3%左右。”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表示,随着经济增速下降,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少,对今年实现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有信心。
“去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因而没达到4%的目标,今年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学家吴晓求称。
不过在通胀压力有所减弱的同时,多位专家也提醒,推动物价上涨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稳物价仍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要素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仍比较充裕,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容低估;而且要为疏导价格矛盾、推进价格改革留出一定空间。
看点三:积极财政政策强调减税
今年地方债规模增至2500亿元结构性减税路线图明确
【政府工作报告: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 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 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
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 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中央将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这一规模较近几年中央每年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债力度有所增加。
据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介绍,发行地方债比上年增加500亿元,主要是考虑保障性安居工程需加大投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后公益性在建项目需要安排一部分后续资金等。
在国务院特批下,去年浙江、上海、广东、深圳四地还进行自主发债试点。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试点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债”还有很大的差距。地方债务的规模增加至2500亿元也体现了谨慎扩容、逐步放开的思路。
结构性减税将成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体现。
具体来看,结构性减税要点将包括推进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收负担以及清理税费等。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完善分税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基于以上因素,财政部预计,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113600亿元,增长9.5%,按照GDP预计增长7.5%的目标,则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约达到22.4%,基本与去年持平。
看点四:货币政策稳中有变
金融信贷发出向实体经济靠拢最强音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解读:继去年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货币信贷问题的亮点是强调“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底在调研时强调“银行不能把企业当成唐僧肉”之后,又将“银行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问题上升到了又一高度。
去年以来,部分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利率上浮达到30%,使得融资成本骤然加大。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信贷成本增加问题,银监会于今年2月专门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通知专门就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对银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有望减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将回落至14%,这一预期目标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低预期值。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对此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放缓,央行将降低对于货币高速增长的容忍度,货币政策将趋向更谨慎。
而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也将带来新增贷款增速的趋稳。据估算,在M2增速14%的条件下,新增贷款约为8万亿元。其中,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小微企业等,将成为新增贷款的支持重点。
看点五:扩内需成“立足点”
消费政策亮点纷呈收入分配改革再发力
【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
解读: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消费,兼具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作用,在2012年被寄予厚望,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委员、代表们的热议话题。
在谈及今年的主要任务时,政府工作报告在首条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明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而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表示,将总结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替代接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扶持政策,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提案中提出了“开展高能效家电产品购买补贴”、“大力推行信贷消费”、“对保障房购买者实行直接补贴”三大建议。
在商品消费以外,对服务消费的支持也受到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
“目前我国的服务消费增速没有商品消费增长的这么快,居民生活服务业,比如家政、养老、休闲、文化、健身等服务供给还是呈现出供给不足的局面。”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扩大消费的刺激政策不能只盯着商品,也应该扩大到服务领域。
此外,鼓励消费的长效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也还需要再加大。分析人士指出,从去年来看,收入增长对消费有一定的拉动,但并没有预期的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看点六:外贸仍肩负重任
进出口增速看向10% 外贸政策基本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但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
解读:“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尽管面临外需萎缩和国内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今年我国将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发展。
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在今年伊始就遭遇重创,1月份进出口增速纷纷将至两年来的新低点。而国内外似乎也并不乐观。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今年有一个共识就是:全球经济不会太好。从国际看,主要发达国家依然面临经济困境。概括来说,就是缺需求、缺信心、缺对策;而国内成本上升、汇率不稳定加上货币政策紧缩的因素,也会使出口企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与经济增长和就业息息相关的“稳出口”显得格外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与去年更加突出“扩进口”相比,“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表述,则明显更强调了在外围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稳出口”的重要性。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研究员李健说,现在外贸企业最需要的还是国家要保持基本政策的稳定。稳定的政策会给企业稳定的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改进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
看点七:“稳投资”有新含义
鼓励民间资本政策上半年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解读:昨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优化投资结构”作出详细的阐述。其中,“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是今年报告的亮点之一。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将为民间资本带来诸多机遇。
记者对比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是今年的新表态。这意味着与去年相比,“稳投资”的重要性明显提升。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罗云毅分析,投资、消费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从长期角度看,要想实现消费的高增长,必须有经济和收入的高增长; 要想有收入的高增长,就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高增长。而要想有劳动生产率的高增长,就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相对较多的资源投入为基础。
简言之,“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的内涵是,在消费高增长的同时,投资也需要稳定增长。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针对民间投资“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召集45个部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表,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相关实施细则。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天乐认为,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金融,特别是金融可以提供“活水源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宙也在两会期间表示,欢迎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并认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行业加快发展。
看点八:重点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度不减个别过剩产业被点名
【政府工作报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
解读:在昨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战略性新兴产业被重点提及。对此,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将因此展开。
在谈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首先提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此排序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也是未来发展赖以寄托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针对七大产业“公平对待”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出了特别说明。
“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峻表示,由于信息产业具有技术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巨大。
“物联网就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技术领域。”邓中翰提到,特别是与云计算技术结合后,物联网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的、追求价值、回归价值发展的良好阶段。
对于其他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市场人士认为,在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结构性转型过程中,以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发 展模式已经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将受到政策的更多扶持,相关产业发展或将提速,投资价值和前景值得期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引发了一些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教授剧锦文指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对已经出现临时性过剩的太阳能、风能等产业,有关部门将出台一些限制性措施。
看点九:强调股市改革
发行、退市改革并重提升投资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解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股市的表述强调了发行和退市两项重要制度改革,“发行和退市,其实就是资本市场一进一出的两个关口,把握住这两个关口,实质上就是在强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证监会郭树清主席的回应也非常好,”董登新说,“他透露主板退市制度有望上半年推出。这说明,与以往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相比,当前决策部门已经不再简单地从规模和数量的角度考虑市场改革发展的问题,而是更多地从市场的结构和质量角度下功夫。”
董登新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这就改变了以往重视市场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的认识,要强化市场的投资功能,就要 求市场具备合理稳定的保值增值功能,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基本愿望。一方面,需要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增强回报意识,规范经营运作,通过分红等形式积极回报投 资者;另一方面,也要强调保护投资者权益,主要体现在践行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严厉打击内幕、操纵、欺诈行为。
另外,就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的表态,董登新说,目前国债、企业债等发展均较快,债券市场最滞后的环节就是公司债券市场,必须改变公司债成为企业债变种或准国家信用背书的局面,积极发展基于商业信用的公司债,把这个无论从投资还是融资角度来讲都非常好的品种做大做强。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在做客本报中国证券网访谈时也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一场大战役,由于涉及市场结构问题,所以仅靠在询价、发审环节进行技术性修补,作用有限。“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应把培育一批有长期稳定分红派息能力的蓝筹股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华生看来,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与强化投资者回报是密切相关的,只有通过强化回报、加强股权融资约束来改变市场估值体系的扭曲问题,重构市场 的价值标准体系,才能改变市场结构,促进新股形成合理准确的定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行改革涉及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当年股权分置改革一样,新股发行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将是载入史册的中国证券市场伟大变革。”
上述专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政策的定调,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高度关注,核心就在保证市场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经济 转型、结构升级,淋漓尽致地发挥资源配置、晴雨表和投融资功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制度变革会有很大推动作用。”
看点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首提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
【政府工作报告: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 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 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解读:收入分配改革今年继续逐步推进,两个提高仍是改革重点。
在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方面,中央财政社保支出今年安排5750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由28%提高到31%。
另外,除了今年将从7月1日起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外,在就业方面也将安排439亿元的资金扶持。
汇总各项支出,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总计安排13848亿元,增长19.8%,高于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速6个百分点,占中央支出的75%。
政府工作报告还着重提出要加大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据了解,今年国税总局将继续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将在外籍人员免税政策、资本市场合伙制企业税收政策和律所查账等方面加强管理。专家表示,随着未来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个税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出,要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垄断行业的高增长红利如何为全民所共享,近年来越加受到公众关注,而今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也首次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中央国资预算实施范围,部分部委所属企业将纳入国资预算,将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中央国企红利上缴中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50亿元,增长25%,占上缴红利比重由5.2%上升到5.9%
但目前仅在中央国资预算能做到将部分国企红利用于社会保障,而各地庞大而分散的地方国资预算盘子中,地方国企红利用于公共财政的部分现在还是零。
财政部财科所国资室副主任陈少强表示,目前大部分地方国资预算还是停留在红利取之于国企、用之于国企的状态,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垄断利益全民贡献的机制,仍有待探索。
此外,报告表示今年要继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社科院专家指出,当前导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例如非法收入等。因此,通过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可以有效地杜绝非法收入,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
卓众猎头编辑 来源于上海证劵报
http://www.zzhr.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