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育人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原标题:深化产教融合育人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各地方高校要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科学做好供需对接,大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能够翻跟头、跳舞的机械狗,可以钻入土中探测的机械蛇,走进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实训大楼机器人工作室,学生亲手制作的机器人设备一字排开。近年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实习实训与教学、科研、“双创”、产学合作的有机融合,依托校内各创新教育基地,形成实践、竞赛、创新、创业层层递进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10月29日《光明日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策源地,肩负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任。各地高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等行业产业应用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各地方高校应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开展应用研究,主动挖掘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地方、行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人力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质就是促进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内异质性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扩大就业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
把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是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举措。大力实施产教融合,不仅能满足个人就业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需求,还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地方高校要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与产业集聚区产学对接,坚持适应社会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坚持专业动态调整,适度超前,实现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各地方高校要加强规划设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定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多维联动、合作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促成学校与政府、学院与行业、教师与企业的对接,建立特色鲜明的分类分层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学以致用,立足地方,服务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各地方高校要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科学做好供需对接,大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潘铎印)
来源:劳动午报